服务优势
高站位
中心定位为“高起点、宽视野、前瞻性、国际化”,目标为逐步发展成在科技创新与高质量发展相关政策领域有影响的国内一流智库。
全链条
聚焦政策研究、制定、评估、培训与检索等全链条环节,构建闭环式特色化的产业政策工具箱,以政策手段驱动资源的有效配置。
落点实
围绕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人才强国战略和区域发展目标,提供科技创新、产业发展、人才开发领域的政策编制和评估服务。
服务内容
政策工具研究
政策编制起草
政策评估评价
政策检索服务
政策培训宣讲
政策工具研究
研究产业政策、科技政策、人才政策、招商政策、空间政策等具体政策工具, 分析与经济发展的适配性、精准性、科学性、可持续性。
政策编制起草
研究产业政策、科技政策、人才政策、招商政策、空间政策等具体政策工具, 分析与经济发展的适配性、精准性、科学性、可持续性。
政策评估评价
研究产业政策、科技政策、人才政策、招商政策、空间政策等具体政策工具, 分析与经济发展的适配性、精准性、科学性、可持续性。
政策检索服务
研究产业政策、科技政策、人才政策、招商政策、空间政策等具体政策工具, 分析与经济发展的适配性、精准性、科学性、可持续性。
政策培训宣讲
研究产业政策、科技政策、人才政策、招商政策、空间政策等具体政策工具, 分析与经济发展的适配性、精准性、科学性、可持续性。
典型案例
政策工具研究
政策制定起草
政策评估评价
政策检索服务
政策培训宣讲
新时期深圳工业和信息化政策工具箱课题研究
委托方: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本课题研究涵盖内容:(1)对产业政策的理念、目标、措施、发展历程、争议点、国内外形势进行理论研究;(2)全面梳理深圳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现状,并对工信领域产业政策工具箱现状进行回顾;(3)充分研究借鉴国内外主要国家、城市适应数字时代、新经济范式特征的产业政策工具实践;(4)以满足企业不同阶段发展需求为目标,综合考虑经济范式变化和产业技术变革最新形势,研究提出满足企业不同发展阶段需求的政策工具;(5)立足于深圳未来重点发展的产业,根据每个产业特性、产业发展实际和深圳资源要素禀赋情况,研究提出满足各个产业需求的政策工具;(6)综合形成全市工业和信息化政策工具箱。课题研究将有助于全面梳理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现状,有助于系统总结深圳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现有政策体系,有助于围绕宽带网络通信、智能终端、智能传感器、软件与信息服务等11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设计高适配度政策工具组合,为推动我市打造高端高质高新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重要智力支撑。
深圳加强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教育链协同研究
委托方:深圳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课题组聚焦宽带网络通信、半导体与集成电路、超高清视频显示、智能终端、智能传感器五大产业方向,研究“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教育链”的相互关系,分析深圳“四链”协同发展的现状、短板和存在问题,按照“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围绕产业链创新链需求引进培养人才、围绕创新链重塑教育链”的思路,围绕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高地及国家产教融合型城市的战略目标,系统提出深圳推动“四链”有机融合、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
深圳市南山区文化旅游产业政策修订研究
委托方:深圳市南山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项目围绕南山区文化、旅游、体育三大产业展开摸底调研工作,把脉南山区文化旅游体育企业现阶段发展面临的问题并收集企业政策诉求,为提升产业扶持政策精准度,细化专项资金测算提供现实支撑。进一步梳理南山区文化旅游及体育产业政策架构,通过横向对比福田、龙岗、宝安、龙华等兄弟区以及上海等国内先进地区的文体旅游政策体系,借鉴适用于南山区的文化旅游体育政策,按照“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内容协同”的原则,修订文化政策并形成政策文本、编制说明。此外,项目结合南山区文化产业新业态发展情况,研究编制《南山区关于支持直播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为南山区加快培育文化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提供政策支撑。
深圳市坪山区科技创新信息搜索与政策优化
委托方:深圳市坪山区科技创新局
课题根据科技创新政策、新型研发机构政策、孵化器政策的具体操作需要,在财政资金管理的现有规范约束下,系统修订坪山区科技创新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通过横向对比南山、龙岗、光明、宝安、龙华等兄弟区以及上海等国内先进地区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借鉴适用于坪山区的科技创新政策,按照“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内容协同”的原则,对坪山区科技创新政策、新型研发机构政策、孵化器政策进行了全面修订,助力坪山区加快构建“基础研究+技术创新+产业转化+金融支持”的全链条创新体系。
深圳市坪山区产业政策研究与制定
委托方:深圳市坪山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
坪山区为落实“东进战略”,引领支撑坪山新一轮经济和社会发展,实现坪山建设深圳东部中心的目标,积极开展全区产业政策体系的优化与制定工作。本项目基于坪山区的产业发展特点,和体系化、前瞻性、需求导向等原则,借鉴国内先进城市和市内其它地区的政策,制定出特色突出、吸引力强的产业扶持政策,为坪山区集聚更多产业资源,推动产业更好更快发展形成有力政策保障。
深圳市坪山区集成电路专项资助申报指南制定及相关政策系列服务
委托方:深圳市坪山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
本课题根据《深圳市坪山区人民政府关于促进集成电路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制定坪山区集成电路专项资助申报指南。通过对该政策的申报条件、申报材料、申报流程等方面进行界定,制定条件设置合理、申报材料目录清晰、申报流程规范可控的申报指南文件,便利企业政策申报和政府部门审批,从而保障政策的落地实施。
深圳市坪山区专项资金政策体系梳理与优化建议
委托方:深圳市坪山区财政局
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成效,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为进一步完善坪山区专项资金政策体系,优化专项资金管理制度,本项目以经济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引进、宣传文化体育事业发展四类与产业和人才最密切相关的专项资金政策为切入点,深入对比分析坪山区和福田、南山、龙岗等区域的专项资金政策。在立足坪山特色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先进经验,从顶层设计、政策内容、管理体制等角度提出更加科学和系统的优化对策和措施,以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益。
深圳市坪山区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政策编制服务
委托方:深圳市坪山区工业和信息化局
课题组通过摸底坪山区经济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规划,明确政策修订方向,组织座谈和实地调研,与区内各类主体研讨坪山区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现行政策成效及不足,广泛征集对各类政策的诉求,通过与区内、兄弟区、先进地区的政策对比,提供经验借鉴与政策参考,修订及制定坪山区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政策文本及配套文件,涉及的政策内容包括《深圳市坪山区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深圳市坪山区支持产业发展实施细则》《深圳市坪山区支持集成电路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发展实施细则》《坪山区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实施细则》《坪山区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管理办法》。
深圳市科技计划绩效评估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研究
委托方: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
深圳市政府每年投入大量财力作为科技资助经费,科技经费已经覆盖科技创新的各方面。科技计划项目作为政府财政对科技投入的最直接方式和主要渠道,经过不断完善与发展,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的资助思路与体系。本项目从全过程管理的角度入手,确定了资金层、技术层、效益层与管理层指标四个一级指标,并通过专家德尔菲法确定了二三级指标,构建出了深圳市科技计划绩效评估体系。在此基础上,本项目通过示例的方式,对特定年度科技计划项目所产生的经济、技术、社会效益进行系统的梳理与科学的评价,为科技主管部门后续优化科技计划项目提供了决策参考。
深圳市2017年科技研发资金绩效自评报告
委托方: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
根据《深圳市科技研发资金管理办法》(深财科〔2012〕168号)规定,市科技部门负责建立项目经费支出绩效考评制度,每年对项目经费支出绩效进行评估。市科创委组织并委托我单位编制《2017年深圳市科技研发资金绩效自评报告》(简称《自评报告》)。《自评报告》内容包括:2017年预算安排和使用情况;专项资金管理情况,包括专项资金管理制度、管理流程和项目监管等情况;专项资金使用成效,主要反映事后资助项目取得的成效;根据各专项资金扶持领域的特点,对专项资金的产出和效果使用个性化的绩效评价指标来反映;专项资金管理使用存在的主要问题;改进意见,针对专项资金管理使用存在的问题采取的主要措施以及提出的完善意见。其中,构建科技研发资金使用成效的评价指标,包括经济指标、知识产权指标、学术指标、就业与人才培养指标共4个一级指标,21个二级指标。
深圳市财政专项资金(2014-2016年)绩效评价报告
委托方: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
财政专项资金是我国中央和地方政府支持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投入资金规模不断壮大的同时,也需探索完善资金管理方式,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本研究在对深圳市科创委各类专项资金情况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总结资金使用管理经验,梳理发现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2016年度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央转移支付)绩效报告
根据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央转移支付)的特点和需求,项目组跟进资金实际资助状况,通过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评估深圳市科创委下发的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央转移支付)使用效果,并提出优化建议。
——2015和2016年战略性新兴和未来产业专项资金扶持项目(股权投资)绩效评价报告
依托股权投资项目绩效评价的需求和计划,项目组跟进核实资金执行进展情况,根据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相关领域资金投入产出分析,评估资金使用效益,提出下一步完善的建议。
——2014-2016年深圳市科技研发资金绩效报告
科技研发资金是深圳市级财政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中的重要部分,主要用于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开发等公共科技活动。项目组对资金投入所产生的经济、技术、社会效益进行系统梳理与科学评价,并提出提高政府资金使用绩效的建议。
——2014至2016年“孔雀计划”资助资金项目绩效评价报告
按照问题导向原则,对2014至2016年深圳市“孔雀计划”资助资金进行全面梳理,分析专项资金资助基本情况及取得的成效,发现资助资金使用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2014-2016年深圳市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地方配套资金绩效报告
深入分析深圳市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地方配套资金投入产出情况,梳理配套资金立项和执行进展,对资金使用效果进行评价。
——深圳市财政专项资金(2014-2016年)绩效评价报告
通过全面的调研和分析,对深圳市科创委各类别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情况、使用情况及成效产出情况进行评价,提出进一步完善专项资金规范管理、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优化建议。
深圳市建立公平科学的科技项目评审和验收体系研究
委托方:深圳市科技专家委员会办公室
本研究通过调研深圳市各个项目主管单位在项目评审和验收方面的现状,分析深圳在项目评审和验收方面的缺失,借鉴国内外项目评审机构的经验,提出了五项措施完善深圳市科技项目评审和验收体系:
一、建立市级共用专家资源库,由专门机构建设、管理维护
二、采用多元化的评审方式,使评审更加公平、科学、高效
三、加强对项目的过程管理和验收
四、构建市级项目评审中心
五、建立资助项目的绩效评价体系
深圳市财政专项资金2011-2013绩效评估报告
委托方: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
依据深圳市财委的要求,市科创委委托我单位对科技研发资金和战略新兴产业专项资金)(2011-2013年度财政专项资金)进行评估,以此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提高资金的使用效果和使用效率。本报告基于企业的自评,结合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采用过程与结果、定量与定性、共性与个性 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对财政专项资金的投入、合规性、产出进行分析评价,并对资金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
深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资金使用绩效评估(2010-2012)
委托方: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
本报告通过总结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的工作,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资金投入情况和资金产出成果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资金进行了效用分析,由此提出了目前面临的问题及下一步的优化方向,工作方向主要包括:1、加快实施产业重点专项;2、加强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3、提升科技创新开放合作水平;4、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队伍建设。
国内大健康产业政策汇编
委托方: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课题组结合深圳市大健康产业发展需求,梳理大健康产业招商清单,全面梳理国家省市区的大健康产业政策,以及现代农业、医疗美容、精准营养、康复养老、精准医疗、化妆品等重点细分产业领域的政策,编制大健康产业政策汇编,为深圳市进一步研究出台大健康产业政策规划提供参考借鉴。
深圳市政策梳理与经验借鉴
委托方:中共佛山市顺德区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办公室
本项目紧紧围绕顺德区“工业立区、科技强区”发展战略,梳理了深圳市及市内典型城区的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招商引资、总部经济四大方面的政策,并形成政策汇编文件。同时,从体制机制、政策思路、支持力度、支持范围、门槛设置等维度进行分析,总结可供顺德借鉴的先进经验做法。研究成果得到顺德区委深改办主要领导一致认可。
国家省市区双创政策汇编
委托方:深圳市南山区科技创新局
我单位2016年在南山区科技创新局的指导下,编写了《深圳市南山区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工作方案》及《深圳市南山区双创示范基地建设行动计划 》,此后持续深入参与双创建设的前瞻布局,结合南山区创新创业的发展情况,时刻关注双创政策体系发展。对国家、广东省、深圳市及南山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创新创业相关政策进行梳理,搜集对比典型区域双创政策,形成双创政策汇编文件并持续更新。根据国家发改委双创政策研究工作要求,协助组织相关会议和专家座谈会,开展区内外调研与交流,并结合南山双创发展新趋势,积极参与创新创业政策修订工作,提出关于创新创业政策优化的建议。
政策进园区服务
委托方:
2021年度光明惠企政策宣讲会
2021年光明区支持文化旅游体育产业发展系列政策宣讲会
光明区2020年度“小升规”暨“技改”专项政策宣讲会
光明区2019年度“小升规”暨“技改”专项政策宣讲会
光明区2018年度“小升规”暨“技改”专项政策宣讲会
2018年大鹏新区企业AEO认证政策宣讲会
2018年政策补贴退坡下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主题讲座
2018坪山区人才创业孵化大讲堂
大鹏新区2017年经济服务政策宣讲会
依据需求,个性定制
面向各级政府职能单位及园区机构,依据其需求,提供个性化政策宣讲服务,包括线上线下的政策宣传、政策解读和政策咨询等高效政策推广和精准辅导服务内容。
总结提炼,透彻解读
依托研究中心丰富的产业及政策研究经验,针对园区及企业需求,提炼政策要点,解读政策难点,梳理政策申报技巧,帮助园区及企业读懂政策、用好政策,助力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